尹海山律师
当前位置: > 刑事案例 > 典型案例 >
缓刑考验期满后发现在考验期间犯新罪应如何处理?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8-05-25 11:03 阅读:
 
缓刑考验期满后发现在考验期间犯新罪应如何处理?
 
[案情]
 
 
边某某因犯寻衅滋事罪,于2007年1月11日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又因犯寻衅滋事罪,于2008年8月12日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二年。2008年11月,检察院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指控边某某于2007年6月3日聚众斗殴的犯罪事实。法院在本案的审理过程中,对于撤销第二次寻衅滋事罪的缓刑没有分歧,而对于撤销第一次寻衅滋事罪的缓刑产生分歧。
[分歧]
第一种意见认为我国刑法对在缓刑考验期间还是在考验期后撤销缓刑没有明确规定。如果罪犯的犯罪事实是在考验期满后才发现的,而撤销缓刑应当在缓刑考验期间进行,考验期满后就不能撤销缓刑,视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本着有利于被告人的原则,故不应撤销缓刑。第二种意见认为,即使在考验期满后发现漏罪,也应撤销缓刑实行数罪并罚。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
[评析]
缓刑是指对于判处某种剥夺自由的刑罚的犯罪分子,遵守一定的条件的情况下,不执行原判刑罚的制度。要求犯罪分子在此期间不能犯新罪或没有漏罪,否则不能享受不执行刑罚的待遇。我国刑法第七十七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可以看出撤销缓刑的条件是在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或发现漏罪,只要具备这两个条件之一,缓刑就要被撤销。
本案中,边某某在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是一种毫无争议的事实。关于是否撤销缓刑存在的截然相反的分歧的焦点在于边某某所犯新罪被发现的时间。现行刑法第七十七条规定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的,应当撤销缓刑,对于新罪被发现的时间并没有明确规定。笔者认为,对本案中边某某第一次寻衅滋事罪的缓刑也应当撤销,理由如下:
(一)边某某丧失了原判刑罚不再执行的前提性条件
正确理解缓刑制度中关于原判刑罚不再执行的规定,对于正确适用缓刑具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现行刑法第七十六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所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由此可见,原判刑罚不再执行是附有条件的,即没有刑法第七十七条所规定的在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或发现漏罪两种情形。换言之,原判刑罚不再执行的前提性条件是罪犯人身危险性的消除。在本案中,边某某的缓刑考验期限虽然已满,但由于其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再犯聚众斗殴罪,违反了刑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第一种情形,证实其人身危险性依然存在,并且其再犯的可能性已经转化为现实,故失去了原判刑罚不再执行的前提性条件。所以,上述分歧中的第一种意见有失偏颇。
(二)从立法技术层面分析,所犯新罪被发现的时间不能为撤销缓刑的阻却因素
现行刑法第七十七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从立法技术层面分析,对于新罪和漏罪两种情形的规定是有明显区别的。对于新罪的表述是“犯新罪”而不是“发现新罪”,对于漏罪的表述是“发现新罪”而不是“犯漏罪”,从这种立法表述的区别中,我们不难得出,该条规定的撤销缓刑的第一种情形应当是只要在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不论是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发现还是在缓刑考验期满后发现,都应当撤销缓刑。
(三)从立法本意层面分析,所犯新罪被发现的时间不能为撤销缓刑的阻却因素
缓刑制度存在的合理性基础在于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对犯罪分子的人身危险性进行一种风险预测,并通过设置一定期限的缓刑考验期对该风险进行检测。我国刑法中规定的“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这一法定要件,便生动的体现了缓行制度设置的本意。从该层面分析,刑法第七十七条所规定的两种情形都集中体现了这样一种风险预测。如果罪犯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再犯新罪,可以证实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再犯可能性依然存在;如果罪犯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发现漏罪,可以证实犯罪分子依然隐瞒了自己的部分犯罪事实。从立法本意来讲,无论是再次犯罪,还是隐瞒了已有的犯罪事实,都是罪犯的人身危险性依然存在的具体体现。所以,出现上述两种情形,均应撤销缓刑,这是刑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本意所在。从该角度分析,在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不论在缓刑考验期内发现还是在缓刑考验期满后发现,都不能影响缓刑的撤销。
(四)边某某违反了缓刑适用的法定义务
 现行刑法第七十五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根据权利义务相统一的原则,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享有原判刑罚不再执行的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在缓刑考验期内履行该条该规定的法律义务。法定义务的不履行,必然成为权利行使的阻却事由,本案中边某某在缓刑考验期限积极参与聚众斗殴,其行为已严重违反了刑法第七十五第一项规定的法定义务,并构成聚众斗殴罪,所以边某某应当承担不履行该义务引致的法律后果。
 
 
 
 
 
 
 

相关案例

查看更多内容

本站相关案例及文章

缓刑考验期满后发现在考验期间犯新罪应如何处理?司法解释

查看更多内容
上一篇:自首后在取保候审期间又犯同种罪行的全案能否认定自首?
下一篇:法益与犯罪构成谁至上?从对受贿罪中的“为他人谋利”的理解谈起
相关文章
尹海山律师

友情链接

        
办公地址:上海市黄浦区中山南路969号谷泰滨江大厦13层1301室(南外滩 靠近董家渡路)电话:18616344909 EMAIL:86054476@qq.com
Copyright 2015-2022 上海辩护律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4137号-1
 
QQ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186-163-44909